谱蓝云邀您合捐"科普读书角",助力乡村孩子打开精彩人生!
2022-06-09

以下文章来源于孙明展 ,作者孙明展


企业发展的同时不能独善其身,也须时常回馈社会。谱蓝云自成立以来,积极投身于公益和乡村振兴事业中,勇于担当振兴乡村的社会责任。

  

2022年5月18日至22日,谱蓝云CEO孙明展随中山大学高松校长、国亚萍副书记、杨元红产业集团党委书记及中大多部门和校友们,探访了中大在云南临沧凤庆的定点扶贫项目,开展考察调研和乡村振兴助学活动。期间谱蓝云爱心捐赠凤庆诗礼乡牌坊村幼儿园10万元整,并前往牌坊村完小进行“一帮一”助学慰问活动。

  

云南凤庆助学分享

  

一趟五天的行程,让孙老师感触良多。不仅仅是因为乡村风光,还有各种场景、各种细节、各种与他想象完全不同的视觉冲击震动。

  

今天,谱蓝云CEO孙明展将亲述:乡村的所见所闻,让他产生了哪些思考?

  


  

参加这次活动是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。5月19日至21日,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带队赴云南临沧凤庆县推进中大医疗、教育和产业帮扶工作,我也跟随校友来了一次“乡村振兴助学行”。

  

虽然到云南旅游、出差多次,但深入边陲小县城还是第一次。更不知道,原来母校已经在那儿扎根了10多年,为这个边陲小城的脱贫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。

  

第一天出发,我的直观感受就是,真!的!太!偏!远!了!

  

凌晨出发,搭最早班机到大理,转乘大巴到大理高铁站,坐1个多小时动车,到临沧凤庆旁边相对发达一点的云县下车,再从云县又坐四五十分钟大巴才到达凤庆县城。到达凤庆时已经是傍晚。

  

不过沿路优美的喀斯特地貌风光,让人丝毫不觉得旅途难熬。

  

第二天进入具体扶贫工作日程, 让我彻底见识到,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会有个口号叫“要想富先修路”。

  

我们要去一个定点帮扶的小学——诗礼乡牌坊村完小。这所小学位于中缅边境的诗里乡,距离县城约120公里,我们从县城出发,足足开了4个半小时才到达,而且旅途颠簸,如果没系安全带,可能随时会被抛出座位。

  

一路上,我就在这种忽上忽下的行程中,揣测即将面对的贫困真相,心中既充满了期待,也有隐隐的恐惧——我会不会真的见识到我人生中从没见过的贫困呢


  

事实上我多虑了。

  

首先学校的规模比我想象的大。这里居然有180名在校学生,孩子们的精神面貌都很好,朝气蓬勃、情绪高昂。

  

校舍状况也不错。虽然校舍还不够现代化,但是应有的教学设施都有,操场足以容纳200多师生还绰绰有余。 我又认真地观察了一个细节:在场100多名孩子脚下的鞋

  

几乎所有的孩子,脚上都蹬着一双非常现代的运动鞋,绝不是以前我们在贫困地区照片中看到的破旧鞋子了。跟孩子们的短暂交流中,他们很懂待人接物的礼仪,和大中城市的孩子没有区别,只是有一些拘谨。

  

从孩子的状态,我也能感受到,这里已经真的彻底脱贫了。


  

回到县城,我们又对县城做了一番考察。

  

整个县城,从县城里的道路状况、交通状况到汽车密度,跟广东下属的县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(当然不能跟珠三角比),城市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。

  

而当我知道县城总共户籍人口不过30来万时,我不由得担心脱贫之后发展的动力有多大。

  

不过在接下几天考察里,我也渐渐领会到,摆脱贫困、持续发展的阻力并不见得是基于我们传统所想象的资源贫乏、土地贫瘠,更多是技术和观念。

  

像临沧凤庆,是中国的滇红之乡。这里是云南滇红的发源地,有着最为优秀的红茶资源,有 “滇红之都” 的美誉,也是第一个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,制作成 “滇红” 的地方:

  

1938年11月初,当时的中国茶叶公司技师冯绍裘到达凤庆,以当地云南大叶茶一芽一叶鲜叶原料制成红茶样品500克,因“金色黄毫,汤色红浓明亮,叶底红艳发光,香味浓郁,为国内其它中小叶种的红茶中所未见”,得到了很高的评价。1939年初,冯绍裘受命筹建凤庆茶厂。在冯绍裘的努力下,凤庆茶厂采取土法上马,当年就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工夫红茶共16.7吨,取名“云红”。

  

这批“云红”经香港转销英国伦敦,获伦敦市场茶师的高度评价,视为茶中之珍品,云南红茶在国际市场初露头角。

1940年,云南红茶统一改称“滇红”,“滇红”之名一直沿用至今。

  

虽然在广东这几年因为市场炒作等原因,普洱的名气大于滇红,但在更大的市场,这两种茶其实是分庭抗礼、互有所长、各有拥趸的,滇红所占的份额并不输于普洱。

  

云南的茶资源能在全国首屈一指,跟滇红和普洱两个拳头都硬有很大关系。

  

同时,凤庆还是核桃之乡。这里特殊的高原气候特别适合核桃树生长,连街边的景观树都是一排排茂盛的核桃树。

  

核桃这种健康食品现在又特别风行,衍生出很多健康产品,比如核桃油。

  

我有点孤陋寡闻,其实我的家乡河南也是核桃的重要产区,但我从来没有了解过核桃油?!

  

怀着这种好奇,我们专门去访问了一家生产核桃油的创业工厂。

  

这家工厂的老板,是基于祖传手艺创业的,他们一家三代一直都从事核桃油压榨工作。

  

到了创始人乐总这一代,除了保持传统工艺,也用上了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和技术。有了无菌技术、有了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厂房。厂房就位于县城的新区,与我们在广东的一些工业区见到的厂房条件不相上下。

  

这几年因为市场对健康概念的重视,这家创业工厂发展非常迅速。从刚开始每年消耗1000吨核桃原材料,到现在将近3000吨,乐总特别自信地告诉我们,未来计划目标是每年2万吨的核桃加工量

  

这种自信的来源,不仅基于对自己产品质量的信心,还有来自科学技术的加持,他们现在跟来自深圳的高科技研发团队的合作,对核桃油的营养成分和应用领域做科学分析。

  

他自信地说,核桃油有营养且口感好,与进口橄榄油相比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  

看着眼前淳朴的创业者,我很是钦佩。

  

他以传统手工艺护体,靠着精明的经商头脑,与现代化思维主动捆绑,用科技来助力,一个边远县城能有这样的创业者,怎么会没有发展潜力?只有主动拥抱现代化思维的实干者越来越多,所谓的贫困才会没有立足之地。

  

现代化,从来不是表面上路修得有多宽、衣服穿得有多漂亮,而是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。

  

或许这些观念的植入、给当地人带来的思维变化,才是母校中大给这个定点扶贫县带去的最宝贵的财富。


  

在最终扶贫对接项目会上,我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清晰。

  

像凤庆这样一个边远县城,摆脱贫困现在依托就是两个字:资源

  

凤庆的旅游资源、茶叶资源、核桃资源,都是凤庆能脱贫的依据。

  

对政府来说,需要围绕资源,带动直接项目的落地,这些项目意味着会带来当地的就业,会带来可以评估的资产,这些都是当务之急,兴建新的工厂、冷链中心就成了首选项目。

  

我想起参观核桃油厂时问过乐总一个问题:

  

现在发展的瓶颈是什么?是生产产能不足吗?

  

乐总说,不是产能不足,还是销量问题。核桃油生产成本很高,15斤核桃才能产一斤油,要想有利润,必须占领高端市场,才能带来正向循环。但高端市场的渠道却还没打通。这个过程中,也尝试了各种新的营销方式,比如直播网红带货,但是因为疫情原因,消费意愿降到了较低水平,销量始终无法有大的提升。

  

由此,我的思考是,脱贫和持续发展的差异在哪儿——

  

脱贫,可以靠资源,靠外援,靠阶段性密集投入,都能够迅速找到一条路;

但真正想持续发展,尤其是经济上的持续发展,还是要认识商业的本质。

所谓商业的本质,其实是资源的互联互通,是对交易的促成。

  

当然,发展需要一步一步、分阶段进行。

  

从脱贫到持续发展,真正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县城,需要很多人持续的努力,还需要软件的提升、商业氛围的打造。

  

回来的前一天,当地一位少数民族的茶叶生意创业者跟我们畅谈。他的经历颇有点传奇:他曾经是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先行人,后来集中收茶叶时遭遇诈骗,在商学院同学的捐赠下才摆脱难关,现在扎根茶叶生意,利用一切机会推广自己的茶叶产品。

  

这种来自民间的自觉力量的崛起,才是这个小城脱贫后持续振兴需要倚重的支柱力量。


  

最后,说说我的捐助计划。

  

这两三年,我一直在给孩子们讲财经小课和科技小课,讲商业和科学的结合。我想这也是当地非常需要的资源。我想在当地的小学,捐助一个“科普阅读角”,希望能够有更多当地的孩子打开视野,从小培养科学思维与商业思维,未来为家乡的振兴出一分力。

  

捐赠方式是:

  

我联系了核桃厂的乐总,我这个小小公号来为凤庆的有机核桃油带货。你们买核桃油,出厂价以外的利润,我们会全部拿来购买科普图书,捐赠给当地的小学。

  

5月26日晚至6月7日,共售出105瓶核桃油,总利润4003.39元;加上配捐的金额,我们将全部用于购买科普图书,捐赠给当地的小学。

  

期待你与我们一起,将这份大爱接力下去。

  


  

谱蓝云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政府和人民的支持。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传统美德,通过企业善行带动更多的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振兴工作中来,践行企业的责任担当。

谱蓝云邀您合捐"科普读书角",助力乡村孩子打开精彩人生!
  • 谱蓝云

  • 谱蓝云私域研究所

  • 谱蓝保

  • 孙明展

  • 飞慕课

  • 谱蓝财富

  • 蒲公英

  • 谱蓝保险规划预约

  • 谱蓝财务规划

  • 理财巴士

copyright@创必承 Trussan.com Limited 版权所有粤ICP备15022476号 Powered by Vanche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