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营养学
- 特殊教育
- 动植物科学
- 土木工程
- 幼儿教育
- 艺术史
- 物理学
- 计算机工程
- 美术
- 商业美术与平面设计
因为科技公司正在广泛使用人工智能编程助手,这降低了一些公司对初级软件工程师的招聘需求。
现在在中国,计算机科学、计算机工程毕业生的窘境是,大公司不想要,小公司要不起。
主打陪伴的职业受欢迎
我们观察一下美国目前最受欢迎,也就是失业率最低(1.8% 以下)的几个专业:
营养科学 、建筑服务、特殊教育、动植物科学、土木工程、农学、幼儿教育、航空航天工程、护理学、地球科学、机械工程、社会服务 等
在人工智能的社会,与陪伴(陪伴人、陪伴宠物)相关的职业还是AI 无法替代的。其他就是与具体的“物”打交道的职业,如建筑服务、农学、土木工程、航空航天、机械等。
回到我们经常讲的霍兰德职业代码,有实际型(R) 与 社会型(S )相关职业兴趣的人,即动手能力强,喜欢帮助他人的人,会受到欢迎,社会需求比较多。
我们教育减法项目,前段时间采访了一位 985 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农业创业者、公益人刘尚文,他说到农业的前景时就说,农业就需要跨界的农业人才,而且还需要很强的社会工作能力。
未来选方向的三点启发
第一,任何人试图判断3年之后的就业环境,就是扯。更不要说你孩子现在上小学,你就去预测十几年后的就业环境。根本不可能有人知道,六七成的职业还没有出现呢。
任何人想通过这个预测未来就业方向,来收你的钱,都是收割智商税。
第二,在人工智能的时代,大多数领域初级工作者都会被取代,越是脑力劳动者越容易被取代,也就是现在相对高端的职业。
所以,孩子应该在高中开始职业探索,大学里也应该积极地与社会接轨,了解自己、了解社会、了解世界。毕业时才能与你选择的方向进行无缝连接,进入到 AI 暂时无法取代的阶段。
第三,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,把初衷从“怎么好找工作”“什么行业好挣钱”,变成发现、托举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。这是未来安身立命、幸福自洽的不变法门,只有兴趣能当饭吃。
今天看来,计算机工程、计算机科学虽然不好找专业,可是那些真正能把人工智能算法设计出来的,把芯片设计出来的人,不依然是整个世界和食物链顶端的人吗?
他为什么能设计出来?是因为他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,这是他热爱的事业。
最近,因为接触到的生涯规划个案里,有不少喜欢动植物的孩子。
所以,我们专门采访了几位大学里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,还有生物学、生态学的教授。
其中一位生态学的博士导师告诉我,她中学时就喜欢种蔬菜,一早就来给校园里的菜浇水。
大学时读了生态学,有时候出去做田野实验,一个女生扛着几十斤的土壤,也不觉得累,就是因为她爱自己的事业。
现在对生态的保护,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,世界各国都提上了日程。 这些研究不可能仅靠人工智能,靠大语言模型来解决,需要有人一手一脚干出来,AI 只可能是辅助。
——————
想了解更多关于教育减法项目,关于如何陪伴帮助普娃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,欢迎参加我的读书会。
我们不是只叫口号、只灌鸡汤,我们有从理念到落地的一整套方案,对于不同阶段的孩子都有相应的方法。
目前我们教减项目的部分多元化尝试兴趣挖掘营: